2022/08/17 信息来源: 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编辑:燕元 | 责编:知远为促进全国高校优秀研究生、青年教师的互动与交流,2022年度“城乡建成环境文化遗产理论与方法:流域文明” 北京大学暑期学校自6月底开始招生,到8月2日课程顺利结束。这是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项目负责人为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汪芳教授。本次暑期学校共招收了来自慕尼黑工业大学、诺丁汉大学、香港大学、澳门城市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天津大学等海内外102个学校或单位的245名学员,包括青年教师、博士生、硕士生等,学员背景涉及城乡规划、建筑学、风景园林、考古学、地理学、美术学、设计学等多学科。
本次暑期学校于7月26日上午开幕,研究生院培养办副主任瞿毅臻老师表示:暑期学校旨在以增强学科前沿研究,促进新兴学科发展为目的,为研究生成长成才,构建多学科开放型全方位的培养平台。“城乡建成环境文化遗产理论方法:流域文明”暑期学校课程今年为第二次开设,结合流域相关的重大战略,以流域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围绕城乡建成环境文化遗产主题,以推动文化遗产价值传承与城乡协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指导学生在研究和实践中思考推动如如何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本次暑期学校的师资队伍由10位教授组成,围绕流域历史演化及文化遗产保护、流域人地关系及社会环境变迁、流域人居环境及传统聚落更新等内容展开课程讲授,共10讲30学时。主题既涵盖理论研究,如对文化区系类型理论的理论探讨,也涉及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松嫩平原等区域及跨区域的史前文化发展演进过程,同时包括对两汉帝陵、大周原等具体遗址案例地的分析;时间尺度上,不仅涉及新石器时代、夏商周、秦汉等考古分析,也探讨了当今与未来遗产保护的发展方向。课程收到了学员和社会的热烈反响,8月12日,《中国社会科学报》以“流域文明的环境文化遗产轨迹”为题报道了本次课程。
本次课程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上的报道
第一讲 黄淮下游地区的史前文化
栾丰实教授(山东大学)
黄淮下游地区在地理学和考古学上又称为海岱地区,这一地区在新石器时代独立地经历了农业的起源、文明的起源和文明社会的形成及初步发展三大阶段,从而为中华文明五千年提供了一个区域文明实例。栾丰实教授聚焦该地区,从“中国新石器文化的分区与分期体系”、“海岱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和“海岱地区考古学文化的编年”三个部分,来阐述海岱地区史前文化的背景及其在中国新石器文化和早期青铜文化多元一体网络中的地位;并从“扁扁洞类型和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和大汶口文化早期”、“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和龙山文化”三个阶段的聚落考古发现、社会结构演变、生产力发展等角度,详细介绍了海岱地区史前文化的发展过程,呈现了距今约1万年到4000年中长达6000余年的中华古代文化的典型案例。
第二讲 黄河流域森林资源的减少与中国古代铁工业的南移
李映福教授(四川大学)
中国古代铁工业矿冶点的分布从北到南变化的趋势和现象,背后真正原因是什么?李映福教授针对这一科学问题,以古代多个时期的冶铁分布与生产规模,及中原地区森林资源与铁工业分布的关系为核心展开了讲授。自唐代中期以后,铁工业作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出快速地向长江流域转移的趋势,并最终形成了南方地区铁生产规模和矿冶数量超越中原地区的新格局。究其原因,除中原地区的社会动荡因素以外,另一重要原因为随着中原地区森林资源的大规模减少,铁工业冶铸生产与木炭燃料的供给矛盾日益突出,铁工业产业链断裂,使得中国古代铁工业产生南移趋势。随着冶铁技术的传播和社会对铁器需求的扩大,唐代以后,中原地区原有的矿冶区域内,森林资源和矿冶需求之间的平衡难以为继。加之唐代中晚期以来,北方人口南迁形成的新的需求,促使了古代中国完成了铁工业为代表的产业转移。
第三讲 关于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理论的几点认识
王立新教授(吉林大学)
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理论最早是由苏秉琦和殷玮璋先生在1981年发表的《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一文中正式提出的,经过几代学者的不断阐释,理解和推进,指导了中国考古学长达四十年的考古学文化研究实践。王立新教授引导学员从区系类型理论产生的诱因和研究基础、区系类型理论的核心思想及其后续发展、构建文化区系的前提条件和研究方法、区系类型研究与时空框架研究的关系,以及中国考古学研究范式的定位等五个方面,来深入了解了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理论。王立新教授认为:当今的中国考古学正处于新发现如雨后春笋,新方法、新技术不断涌现,新突破、新认识层出不穷的崭新时代;但同时中国考古学的理论建设还比较薄弱,距离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目标还有很长的路途,还需要一代又一代学者的不断努力。
第四讲 方与圆:两汉帝陵的形制与认知
韩国河教授(郑州大学)
陵寝是古代帝王统治的政治权力象征,也是古代墓葬礼仪制度研究的重要内容,中国古代帝陵是世界历史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中国帝陵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韩国河教授从“两汉帝陵的形制和认知”着手,带领学员深入了解学习古代帝陵的发展规律。两汉帝陵的对比从物质文化层面而言,其组成要素差异明显,主要表现为要素减少,趋于“薄葬”;丧葬习俗方面,从以竖穴木椁墓,仿铜陶礼器为代表的“周制”,向洞室砖石墓、模型明器为代表的“汉制”转变。韩国河教授对于中国古代帝陵封土形制的发展规律做了总结:古代帝陵的形制从西汉的方形封土到东汉时期的圆形“陂池”,再到隋唐五代北宋时期的方形,最后再次发展成明清时期的圆形,整体上经历了“一方一圆”交替出现的过程。方和圆形制的交替出现,表达了中国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反映了不同统治时期不同的文化理念。就两汉时期而言,西汉帝陵封土的“方”一定程度代表了“汉承秦制”的思想意蕴,东汉帝陵封土的“圆”折射出"以柔道理天下"的政治观念。
第五讲 大周原聚落形态与政治地理结构
雷兴山教授(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
考古学中的“大周原”指商周时期的周原地区,文献记载为周人活动与周文化兴起的地方,大致为东至漆水河、南抵渭河、西北至北山、西南到今宝鸡市区的空间范围。雷兴山教授围绕考古学中的“大周原”的聚落形态与政治地理结构进行了讲授。周原地区商周时期的聚落形态,包括聚落的空间分布、等级结构及其自然环境的关系,尚缺乏全面系统的梳理。通过分析502个遗址点并根据聚落面积由点变面,发现商周时期周原聚落主要沿水而居,早期活动在武功县漆水河东岸的郑家坡遗址一带;至先周晚期,聚落遗址急剧增多,形成了两横八纵的分布格局。根据聚落面积划分聚落等级结构,第一等级为周原遗址,聚落面积约35平方公里,为都邑,目前已知的西周时期世界最大聚落;第二等级有大型聚落27处,第三等级有中型聚落25处,为贵族封地;剩余为小型聚落。聚落内部结构分明,功能区之间多以水渠等标志为分界线。
第六讲 长江流域的文明进程
张昌平教授(武汉大学)
中华文明的摇篮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在商代早期,中原王朝的政治疆域就达到了长江流域。长江流域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之一,与黄河流域在文明特点上有什么一致性与差异性呢?张昌平教授以“南方”的概念为切入点,以长江流域的历史演进为时间线索,详细地阐述了长江流域的文明进程。作为长江中游的重要考古遗址之一,盘龙城所出土的青铜器在技术上、装饰上和郑州商城完全一样,说明盘龙城是当时夏商王朝在南方或者长江流域形成的最重要的一个据点。张昌平教授认为,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的兴起,可以理解为中原王朝和长江流域的“互惠模式”:中原王朝能够得到南方的青铜资源,而南方能够得到中原王朝的技术支持。这说明长江流域真正地开始和中原文化“同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第七讲 从多元到一体: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
方辉教授(山东大学)
中华的文化基因是以祖先崇拜为基础的族群认同、文化认同,其表现形式就是礼乐文明。一个多世纪以来的一项项考古发现,构筑起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多元一体学说的理论基础。方辉教授从文明的概念着手,指出国家是文明社会的综合体现,中华文明是从未间断的。通过对中原、海岱、燕辽、太湖等地区的考古发现,方辉教授以大汶口文化的章丘焦家遗址、龙山文化的陕西神木石峁城址、长江下游地区的良渚遗址等典型遗址做了重点解读,勾勒出各区域的文化特征、文化渊源和发展道路。在步入青铜时代后,中华文明步入从多元发展到一体的进程。典型代表有夏商时期的河南洛阳二里头遗址、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和山东济南大辛庄遗址等。与之相应的礼乐文明也逐渐成熟,器物有明确的分类,等级也更为复杂。
第八讲 黄河上游史前文化的演进
陈洪海教授(西北大学)
黄河上游地区是环境交接带、经济交接带、文化通廊和民族走廊。陶器由于其使用量大、易破碎、时空分布差异较大等特点,是区别年代和空间的重要文化特征。陈洪海教授首先围绕黄河上游地区各个出土彩陶的遗址的空间范围、环境特征、年代分期、文化特征进行阐述;并从遗址及出土物的各项特征中论述了农业、畜牧业、手工业与陶器的密切关系,阐释了定居生活与游牧生活的区别、彩陶的专业化生产和商品化扩散;从装饰品和奢侈品等非本地区域物品的发现中得出甘青地区一直与外域存在交流的结论。区域墓葬考古资料也反映出该地区人群的埋葬习俗、群体特征、群体内部的分化整合、社会复杂化程度等信息。最后,从彩陶三个阶段的演化,阐述了农业文化“由东向西”的对外发展与和“移民-融合-转化”的扩张过程。一系列考古发现表明,黄河上游地区虽与中原相比,文明化程度偏低,但它是在不断向前迈进的过程中并入到中原地区。
第九讲 中国考古学从“是什么”到“为什么”的历程以古代都城考古发现研究为例
刘庆柱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
古代都城考古发现研究的过程反映了中国考古学从“是什么”到“为什么”的历程。刘庆柱教授指出,考古学不应该停留在“是什么”的问题,而应结合多学科知识背景,通过物质文化遗存挖掘背后的精神文化,探讨“为什么”的问题。城市和文明、国家是相伴而生的,都城的变迁反映了社会历史变化的核心因素。古代都城的形制由“双城制”发展为“三城制”、从“一门三道”到“一门五道”、中轴线的出现和强化,等等内部布局的变化都反映了国家理念的强化和社会形态的变化。这便是考古学“透物见人”,通过遗存研究探索历史发展规律的典型案例,也是中华文明“日用而不觉”的文化基因。
第十讲 主题讨论
汪芳教授(北京大学)
在学习完以上九讲内容之后,课程负责人汪芳主持了学员的课程讨论环节。中央美术学院卓子舜同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耿永昊同学分别以《天下一家——从春秋吴越看江河流域融合之历史》《石羊河流域城镇聚落文化生态演变机制研究》为题进行了汇报,反映了课程学员对长时序、跨学科问题的思考。汪芳指出,多学科的探索不是为了交叉而交叉,而是为了共同合力解决某个或某些具体的科学问题。从历史角度来看,城镇聚落的人地关系是人对资源利用方式的改变而产生的种种适应性,伴随着人类社会复杂化的过程。因此,流域聚落文化遗产背后有着丰富的地方性类型、结构、演化,需要开展长时序、多要素、多尺度的研究,形成的成果为当下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
“城乡建成环境文化遗产理论与方法:流域文明”暑期学校作为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主办单位为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承办单位为NSFC-DFG中德科学中心“城镇化与地方性”合作小组(北京大学)、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流域空间规划学术委员会(依托单位北京大学)。课程组织得到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方勤院长、武汉大学张昌平教授的大力支持。
NSFC-DFG中德科学中心“城镇化与地方性”合作小组是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德科学中心批准,由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德国科学基金会共同资助,研究中国黄河-德国莱茵河流域的基础平台,由汪芳、德国汉诺威大学Martin Prominski教授担任组长。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流域空间规划学术委员会是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批准成立,由北京大学作为依托单位,聚焦流域城乡空间的规划学术问题,从流域区域系统空间、流域城镇村落空间、流域地段建筑空间等不同尺度,统筹协调流域中“城-水”关系,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的关系,以及城乡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的关系等,以充分发挥规划学科的综合优势,促进规划学科的深化与拓展研究,支撑流域空间层面的规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