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2年是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成功举办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团百年大会讲话中指出:“越是往前走、向上攀,越是要善于从走过的路中汲取智慧、提振信心、增添力量。”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2022年思政实践课程以“奋进新征程 永远跟党走 喜迎二十大”为主题,设置“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四条主线,采取“线上线下协同实践”和“线上实践”模式开展。在学校党委领导下,校团委联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务部和其他院系,引领北大学子在社会实践大课堂中“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
300余位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等担任授课教师,280余位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各院系研究生党员担任助教,32个开课院系(含医学部)50余人次的院系党委书记、院长参与带队授课,在革命老区、科技阵地、城镇乡野、田间地头开展实践课教学;250余支课程团队、3600余名本科生,奔赴25个省市开展思政实践,在生动的社会大课堂中学思践悟总书记讲话精神,用青年之眼考察国计民生,用青年之声回应时代召唤,用青年之肩扛起使命担当,用奋发向上的青春风貌和求真力行的实际行动落实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和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7月10日至16日,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实践团由学院党委书记谢晓非带队,前往内蒙古兴安盟开展思政实践活动,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欣、团委书记杜婉莹、团委副书记文莘乔等老师与9位2021级本科生参与其中。实践团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调研生态文明产业、红色革命基地,深入体会兴安盟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特色发展历程。
兴安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是我国北疆绿色生态屏障和国防安全屏障,是东北地区乃至东北亚地区连接俄蒙的重要经济通道。近年来,兴安盟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立盟之本、发展之基,不断提升绿水青山的“颜值”,做大金山银山的“价值”。心理学院实践团师生走进田间地头、走进稻田草原、走进红色圣地、走进社区工厂,深入了解兴安盟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保、脱贫攻坚、文化建设、民族团结等发展情况及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发展成就,感受红色基因的传承与绿色发展的引领,感受民族团结之歌唱响千里草原,感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引导学生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发挥专业优势,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智慧、凝结方案,在服务国家、振兴乡村的事业中绽放绚丽之花。
学习脱贫攻坚事迹,领略乡村振兴成果
脱贫攻坚成果硕,乡村振兴正当时。学院师生先后前往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科右前旗科尔沁镇、扎赉特旗好力保镇、乌兰浩特市乌兰哈达镇,领略在祖国北疆苍茫之境,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在义勒力特镇,师生走上敖包山稻田公园的稻田观景台俯瞰生机勃勃的稻海,感受兴安盟农旅融合的先进案例和典型代表;在蒙雀养殖创业者周海燕的带领下参观让孔雀“东北”飞的蒙雀养殖专业合作社,体会到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特色创意方式。
在科右前旗,萨日朗巾帼民族手工艺品专业合作社的绣娘老师们手把手教学,同学们亲身体验了刺绣制作过程;科尔沁镇现代农业科技园里,实践团师生参观科技园区的智能温室种植示范区,了解巨型西瓜、香蕉西葫芦等作物种植和旅游展览结合的特色种植业,观看水肥一体化智能滴灌设施,潮汐苗床,无土栽培等崭新技术;在平安村番茄公社,科尔沁镇人才孵化中心主任齐晓景向实践团介绍了她致富不忘惠乡亲,用自己的行动让共同富裕的民族团结之花盛开在广袤草原上的致富经验。
在扎赉特旗,好力保镇现代产业农业园向师生充分展示了互联网+技术手段在“物联网+智慧农业”的精准作业;走进产业园农旅休闲体验区实地参观生态观景台、木栈道、稻田画、万亩花海、“稻梦星空”,同学们亲身感受农区变成了景区,田园变成了公园的“稻田+”生态立体式农业。
在内蒙古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师生们走进野生动物救助站,近距离了解大鸨、白鹤等珍稀鸟类救护情况,感悟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进一步思考如何正确处理保护生态和保障民生的关系。
走进内蒙古科沁万佳公司,在董事长于海龙的带领下,大家参观加工车间、灌装车间、灭菌车间,了解卜留克机械化生产加工的全过程,探究如何高标准打造国际知名民族品牌。
实践团走进科尔沁镇智能温室种植示范区
体悟党建精神,传承红色使命
让草原绿披上思政红,以乡野绿点缀党建红,实践团通过亲身调研乡村振兴创新实践,体悟“红色党建”作为乡村振兴的底色,在红色教育氛围中传承红色革命基因,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实践团先后来到乌兰浩特市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五一会址、乌兰夫办公旧址和内蒙古党政办公旧址,在“一馆三址”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主题党团日活动;在义勒力特嘎查重点示范村村支书李德生的介绍下了解当地乡土人才孵化中心,充分体会党建引领脱贫、持续增强脱贫地区乡村治理能力;前往科右前旗巴日嘎斯台乡兴安农村第一党支部纪念馆,学习内蒙古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厚重的革命历史,结合红色文化资源实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经验;观看由巴日嘎斯台乡团委书记王俊博编剧、群众干部出演的红色话剧《半扇门板》,由当地人演绎当地事,身临其境感受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参观乌兰哈达镇高根营子嘎查党员使命教育馆,进一步感受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
实践团参观“三址一馆”红色教育基地
活用专业知识,助力社区建设
“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族团结的鲜活比喻。实践团走近兴安盟社区党群,了解党在城市基层执政的政治和群众基础,调研城市党建“红色品牌”。
实践团在都林街腾飞社区参观社区群众互帮互助展览墙,居民服务办事点,道德积分银行和图书学习角等社区服务点,详细了解腾飞社区八个民族的居民们互帮互助、共建和谐美丽社区的情况;参观社区党员学习中心,倾听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感人故事,深入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入一环翠社区,了解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红色网格”,体会城市精细化管理;与乌兰浩特市青年社工服务中心负责人李剑进行座谈交流,了解当地社区在关照青少年、组织进行性教育、免费心理咨询、对涉案未成年人的观护帮教等社工服务方面做出的努力。
7月13日,实践团在科右前旗开展了与当地青少年结对仪式,九位科右前旗当地留守儿童为实践团的老师与同学们佩戴红领巾,并进行了一对一抽签结对仪式。实践团同学们与小朋友们互赠纪念品,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深入交流,增进双方了解,加深彼此间的友谊,搭建起两地青少年交流互助的桥梁。
实践团与科右前旗青少年结对仪式
7月15日上午,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与内蒙古兴安盟团委共建“北京大学思想政治实践课教育基地”签约仪式暨实践调研交流座谈会在内蒙古兴安盟行政公署举行。当地领导寄语实践团同学们,将本次实践作为人生发展的新起点,在实践中磨砺自己,用出色的实践成果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每日评议会上,同学们结合调研深入思考,做深做实调查研究。大家纷纷表示,红色是兴安盟的底蕴,民族团结是最鲜明的烙印;绿色是兴安盟的底色,优良生态是最亮丽的名片,兴安盟作为祖国北疆的一颗璀璨明珠,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创新基地,实践团充分感受到当地以“党旗红”引领“生态绿”、以“生态绿”滋养“党旗红”的生动实践,期待未来兴安盟谱写新时代多彩画卷。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激励心理学院的同学们们未来心怀天下,理想远大,扎根基层,知行合一,将小我融入大我,有效引领和帮助实践团上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实践中将“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有机融合,锤炼家国情怀,不负美好年华。
知所从来,思所将往,方明所去。从中原到海疆,同学们探访革命遗址,追忆先烈,赓续红色血脉;走入城镇乡野,访谈先进,见证乡村振兴;在祖国河山参访调研,感受时代脉搏。北大学子始终心向党旗,怀揣热望,知行合一,在脚踏实地的实践中思考时代方向与个体融于集体的使命,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在新征程中贡献青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