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19日,由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研究学会(CASLAR)发起、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主办的第七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研究国际研讨会(CASLAR-7)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10多个国家的140多名学者齐聚燕园,探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研究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大会合影
18日8:30,大会在中关新园1号楼科学报告厅开幕。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院长赵杨教授,CASLAR学会主席、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斯特凡·凯奇凯斯(Istvan Kecskes)教授分别致辞。大会特邀嘉宾、与会各国学者参加开幕式。开幕式由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院长助理黄立副教授主持。
开幕式现场
在开幕式上,赵杨指出,中文作为第二语言研究发展迅速,这主要表现在微观实证研究增加;多视角、多领域研究增加;青年学者成长为研究主力。他强调中文作为第二语言研究作为整个二语研究大学科的分支,应发掘其个性又能贡献于共性,具体涵盖三个过程:第一,以林观木,从共性出发审视中文的个性;第二,以木观林,从中文个性出发探索共性的普适性;第三,木秀于林,在充分了解个性基础上,为共性作贡献。赵杨还回顾了新中国对外汉语教学70年历史以及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的发展历程。
赵杨致辞
斯特凡·凯奇凯斯(Istvan Kecskes)用中文致辞。他表示,CASLAR已顺利度过新冠疫情,很高兴此次大会能够在北京大学举办。在各位同仁的支持和努力下,CASLAR学会已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学术组织,在世界上受到广泛关注。
斯特凡·凯奇凯斯(Istvan Kecskes)致辞
在随后的大会报告环节,来自意大利威尼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和北京大学的三位学者作大会报告。对外汉语教育学院青年教师魏一璞、闫姗姗和覃朗分别担当主持人。
意大利威尼斯大学中文及语言学系副教授Giorgio Francesco Arcodia(马振国)博士作题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时体习得”的报告。他认为,母语有时态曲折变化的汉语二语学习者必须掌握解码和编码汉语时体的能力,进而对已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时体习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批判性分析,指出中文教材中鲜有关于“中文无时态”的讨论,导致汉语时体知识缺乏系统性。在此基础上,马振国进一步探讨了如何构建与教材框架相契合的时体习得知识体系,并为呈现时体特征的教学材料设计提供了编写建议。
Giorgio Francesco Arcodia(马振国)作报告
香港城市大学翻译及语言学系助理教授麦子茵博士作题为“多语情境下的汉语习得:语言输入与早期发展”的报告。她探讨了儿童在学习普通话、粤语和英语时,语言输入与早期发展的关系,以及与跨语言影响(CLI)的互动。研究通过家长报告、互动观察和评估工具获得数据,通过多语儿童与单语同龄人的比较,以及在个别多语儿童之间的比较,揭示了多语环境对儿童汉语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虽然语言输入减少和跨语言影响(CLI)会在特定领域产生负面影响,但早期多语环境对汉语习得有积极作用。这项研究科学地描述、评估和解释了早期多语言环境对幼儿汉语发展的多方面影响,为语言教育者和儿童家长有关语言教育和规划提供了科学参考。
麦子茵作报告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员张林军作题为“汉语二语初学者汉字正字法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的报告。他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和脑电技术,试图从脑机制层面探讨汉语二语初学者汉字加工和汉字习得的特点。通过对比汉语母语者的磁共振成像发现,二语初学者在两个月左右就可以获得汉字的正字法知识,但字形加工相关脑区的激活模式和脑电指标与汉语母语者明显不同,这可能反映了汉字习得初级阶段“同化”和“顺应”的不同加工过程。
张林军作报告
18日下午至19日上午,第七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研究国际研讨会分论坛在对外汉语教育学院进行,与会学者围绕“汉字与汉字教学”“语音与语音习得”“汉语词汇、语法”“语用、话语和语篇”“语言对比与语言学习”“词语认知与加工”“语言教师与学习者”“学习者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专门用途汉语与针对性教学材料开发”“教学思路、方法与技巧”“文化与跨文化”以及“本土化教材与测试”等12个研究领域进行了专题研讨。研讨形式为论文作者发言和小组讨论相结合。140位学者在8个分会场的16个时段,分别报告了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和教学实践经验。
分论坛现场
19日上午,第七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研究国际研讨会闭幕式在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B101会议室举行。斯特凡·凯奇凯斯(Istvan Kecskes)在总结致辞中充分肯定此次会议的学术水平,同时提出了CASLAR未来专业化的发展目标,主张多为年轻学者搭建学术平台,鼓励年轻学者积极投身学术研究,踊跃投稿发表研究成果。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陆方喆博士代表与会者发言,他表示,通过此次研讨会,代表们不仅了解了最前沿的研究理论和实践,还遇到了过去的老师、同学,结识了国际同仁,真正是不虚此行。
闭幕式现场
本次会议作为新冠疫情后在北大召开的国际中文教育界第一场大型国际会议,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学者专家,大会评审共收到投稿近300篇。为期一天半的研讨涉猎领域广泛、成果丰富。各国学者就研究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达到了交流无界、相互启发的目的,对推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研究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国际中文教育的学科建设无疑将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