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5日,“武汉杯”第一届北京大学创新创业大赛启动仪式暨新一代信息技术复赛在武汉未来科学城举行。武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玲,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党委原副书记叶静漪出席活动并致辞。北京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刘德英,北京大学校友嘉宾、参赛项目代表,武汉市科技企业、创投机构、孵化机构代表,以及武汉有关市直部门,各区(开发区、功能区)人才工作、科经工作部门有关负责同志参加活动。
会场合影
本届大赛由北京大学、武汉市人民政府指导,北京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北京大学科学技术协会、中共武汉市委组织部和武汉市人才工作局主办,共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38个院系的132个优秀项目报名。大赛设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科技与医疗健康、先进制造、消费文娱与公益红旅四个行业赛道,共计376人报名参与。
杨玲表示,当前全市上下正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武汉与北京大学保持良好互动,双方共谋发展、共促创新,共同签署《深化全面合作协议》,树立了校地联合育才的新典范。本次创新创业大赛以“武汉”冠名,吸引了一大批北大师生和全球校友参与大赛、关注武汉,将北大的创新活力和科学精神从未名湖带到未来科学城,必将开启双方深度交流合作的新篇章。武汉相关部门将跟进做好项目对接落地工作,提供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让比赛成果尽快转化为发展硕果。
叶静漪对武汉市委市政府的支持表示感谢。她指出,北大与武汉渊源深厚,长期以来,双方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了丰富的交流与合作。北大和武汉在创新创业领域具有共同的追求,本次大赛既是双方在创新创业领域的一次深化合作,也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她希望本次大赛能够进一步凝聚北大人、武汉人的创新思维与创业共识,共同锻造创新创业新锐力量,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会上,武汉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才工作局局长姜铁兵以“选择武汉的十大理由”为题,推介武汉城市发展和人才政策服务情况,诚邀广大青年人才来到武汉创新创业、安家立业。
北京大学智能学院党委副书记、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大模型实验室负责人宋国杰以“大模型发展的未来趋势”为题发表主旨演讲,分享了大模型的概念、应用前景和未来展望。
一等奖项目颁奖
二等奖项目颁奖
三等奖项目颁奖
新一代信息技术赛道复赛中,12个项目进行路演,多位专家评委从技术创新、市场前景、团队能力等方面对项目进行评审和现场评分。
经过选拔,创业组内,“寒序科技·概率计算芯片”项目获一等奖;“工业场内智慧物流设备协同解决方案探索者”与“双偏振光纤陀螺工程化及应用”项目获二等奖;“雪梦未来——神经电信号解码与手势识别隔空交互平台”与“‘日月星辰,尽在掌握’——昴星科技团队的天文创新创业”项目获三等奖。创意组内,“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超长视频生成平台”项目获一等奖;“Brainiac Buddy——基于生成式语言模型的AI助教”项目获二等奖;“AIGC视频生成文旅及互动短剧出海平台”“深涌智能:全局释放企业的AI算力与模型力”“国产高效能自主可控敏捷计算型智能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捍卫者——微型穿墙探测仪”与“无人机飞控系统及整机解决方案(原高端mems传感与集成系统解决方案项目)”等项目获三等奖。
圆桌会议现场
北京大学校友嘉宾和武汉市企业代表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的创业”为主题进行互动访谈,分享了市场策略、团队建设、资金管理和持续创新等方面经验,并鼓励参赛项目敢于挑战、不断创新、勇立潮头。
1898创投基金创始合伙人、北京大学1987级西语系校友郦红作为评委代表对参赛项目的表现进行点评。北京大学和武汉市有关领导为获奖项目颁发了荣誉证书。
启动仪式前,与会领导嘉宾和参赛选手实地考察了中国信科、长飞光纤、留创园光电中心等企业和园区。
据悉,本届大赛生命科技与医疗健康、先进制造、消费文娱与公益红旅的复赛拟于8月20日在北京举行。复赛将总计评选出15个项目晋级,于今年9月在北京举行决赛。对在大赛中脱颖而出的优秀项目,组委会还将组织优秀项目“武汉行”系列活动,进一步赋能项目落地与发展。